背刺康师傅3年搞垮年销20亿公司王中旺终为自己的野心买了单

时间: 2024-12-20 21:12:13 |   作者: 车仔面

  方便面有多赚钱?营业额从0到1个亿,他只用了短短的1年;方便面有多赔钱?即使已经做到年销20亿,他还是用了3年时间将公司给干倒闭了,这个方便面巨头就是“五谷道场”,而它的掌门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王中旺。

  半路出走老东家华龙,背刺合作伙伴康师傅,王中旺是如何演绎了一场“农夫与蛇”的故事?当初如日中天“五谷道场”,又为何陨落的如此之快?

 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,王中旺虽说出生于农村,可他心志异于常人,从小就明白只有靠学习才能改变人生,没想到竟然真的考上了大学。

  大学毕业后,王中旺将目光了投向了方便面市场,当时康师傅、统一等品牌占据着高端市场,而广阔的中低端市场还是一片蓝海。

  范现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将“华龙面”定位为中低端市场主打产品,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王中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,就在这个节骨眼加入了华龙。

  从普通员工到西北区域经销经理,在他的努力下,“华龙面”的销量节节攀升,然而,随着事业的成功,王中旺内心的野心也开始膨胀。

  有了野心的王中旺不愿屈于人下,于是在1999年决定下海经商,而他的资本,就是带走了华龙公司的13名骨干,以及东拼西凑而来的170万元起步资金。

  而他给自家的方便面起名“三太子”一种原因是借用了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的形象,另一方面也暗喻着王中旺想要挑战行业巨头,在方便面市场“闹海”的决心。

  公司成立之初,产品定位与“华龙面”相似,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,走低价路线为了快速打开市场,王中旺充分的利用了自己在“华龙面”期间积累的销售经营渠道和人脉资源,将“三太子”方便面铺满了华北地区的各个角落。

  然而,初出茅庐的“三太子”很快便遇到了强大的阻力,在“华龙面”面前,“三太子”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,毫无还手之力。

  与“华龙面”的几次交锋,让王中旺意识到,想要在方便面市场立足,不能一味地模仿和跟随,更不能与强大的对手硬碰硬,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经营策略,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
 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与研究,王中旺发现,传统的方便面都是以泡煮为主,市场上虽然存在干吃方便面,但品种单一,没形成规模,他敏锐地察觉到,干吃方便面方便快捷,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,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
  于是,王中旺灵机一动,推出一种既可以泡煮,又可以干吃的方便面。他带领团队,经过反复试验,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口感酥脆,味道独特的“两吃”方便面。

  为了有别于传统的方便面,“三太子”两吃方便面在包装设计上也大胆创新,采用了更加时尚、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风格。

  “两吃”方便面一经推出,便受到了众多购买的人的喜爱,销量迅速攀升。王中旺趁热打铁,加大市场推广力度,并推出了多种口味的“两吃”方便面,以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。

  随着销售一次飞升,中低端市场已满足不了王中旺的野心,正当他想要踏足高端市场时,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向他伸来了橄榄枝。

  中旺集团的快速崛起,不仅引起了“华龙面”的警觉,也吸引了泡面行业巨头康师傅的注意,当时的康师傅,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,牢牢占据着中国方便面市场的老大地位。

  但是,康师傅的产品大多分布在在高价位段,对于中低端市场还缺乏有效的渗透,为了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,康师傅决定进军农村市场,并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。

  在康师傅看来,中旺集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,但发展迅速,在中低端市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销售经营渠道,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。

  2003年,康师傅主动向中旺集团抛出了橄榄枝,提出双方一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,共同开拓农村方便面市场。

  根据协议,康师傅将出资3亿块钱,占股50%,中旺集团以“三太子”方便面品牌和现有生产线%。

  合资公司由王中旺担任董事长,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,对于康师傅的合作提议,王中旺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,他深知对于中旺集团来说,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。

  有了康师傅的资金和品牌背书,中旺集团将如虎添翼,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,成为中国方便面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。

  合资公司成立后,王中旺并没有按照最初的约定,将康师傅的3亿元资金用来生产平价方便面,以开拓中低端市场,他心中的另一个计划,早已悄然启动。

  早在与康师傅接触之前,王中旺就观察到,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非油炸方便面,并迅速走红,他敏锐地意识到,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健康意识的增强,非油炸方便面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。

  然而,建设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需要巨额投资,这对于当时的中旺集团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如今,康师傅的3亿元资金到账,王中旺心中的计划才算有了着落。

  2004年,“五谷道场”非油炸方便面正式上市,为了迅速打开市场,王中旺斥巨资邀请著名演员陈宝国代言,并在央视等各大媒体平台投放广告,广告语“非油炸,更健康”更是深入人心,一时间,“五谷道场”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,销量节节攀升。

  2006年,“五谷道场”的年销售额突破了20亿元,王中旺也因此达到了人生的巅峰,他被媒体誉为“中国最会卖方便面的人”,中旺集团也成为了中国方便面市场的一匹黑马,风头一时无两,然而,就在王中旺春风得意之时,危机却悄然来临。

  “五谷道场”的成功,引起了传统油炸方便面企业的警觉,他们联合起来,对非油炸方便面的健康概念提出质疑,并通过种种渠道宣传油炸方便面的安全性。

  与此同时,“五谷道场”内部也出现了问题,由于扩张速度过快,管理层经验不足,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,资金链紧张。

  2007年,因为资金问题资金,中旺集团陷入经营困境,拖欠员工工资、供应商货款,各地经销商也纷纷上门讨债,曾经辉煌的“方便面帝国”轰然倒塌。

  2008年,中旺集团被迫递交破产重整申请书,法院受理后,经过调查,最终确认五谷道场债权人人数超过600人,债权总金额超过5个亿。

  其实与王中旺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一个人,只不过那个人成功了,他就是农夫山泉车创始人钟睒睒。

  早年做过泥水匠、木匠的钟睒睒,在高考恢复后,连续两年落榜,无那你入读电大,毕业后当过记者,后下海经商,在1991年成为娃哈哈在海南和广西的总代理。

  要说钟睒睒这个人确实有商业头脑,虽然广东不在他的代理范围以内,但他却把在海南低价拿到的娃哈哈口服液拉到广东高价销售,结果最后被取消了代理资格。

  然而谁也没想到,最终钟睒睒却在饮用水行业大杀四方,而他本人也先后4次登上中国内地富豪榜榜手的位置,就连老东家娃哈哈也只能望其项背。

  只能说王中旺和钟睒睒都是有野心的人,只是在公司经营理念以及操作手法上,两个人确实不在一个级别上,不然王中旺远不该落得这样的下场。

  从辉煌到落寞,王中旺经历的时间很短,有人说如果他能稳扎稳打,只在中低端市场闯一闯,也许最后的结局要好得多,起码公司也不会早早就破产重组。

  可自从离开华龙之后,王中旺心中的野心已经推着他向更高的位置前进,只能说胜者为王败者寇,可他的突然崛起,也算是给整个泡面行业注入了一丝新的活力,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