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报透视 方便面不好卖了!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业绩逐年下滑

时间: 2025-04-18 04:35:10 |   作者: 乌冬面

  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录得企业具有人应占溢利介于1.95亿港元至2.05亿港元,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业具有人应占溢利约3.3亿港元。

  至于预计年度溢利减少的原因,公告中表示,主要是由于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6号确认介于1.3亿港元至1.4亿港元的资产减值而导致之一次性及非现金费用所致。

  日清食品称,相关减值费用最重要的包含:与中国内地及香港8个盈利能力较低的互补业务(如非油炸面类及冷冻食品)生产设施有关的物业、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8500万港元;中国内地分销业务的商誉及非货币性资产减值亏损约3500万港元;此外,由于本地物业市场疲软,公司就作香港仓库用途之收购的若干使用权资产录得重估亏损约1500万港元。

  尽管这些减值费用对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,日清食品表示,如果不考虑上述一次性减值亏损,公司的经营业绩仍然稳健。2024年度的经调整EBITDA(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)预计在6.05亿港元至6.15亿港元之间,与2023年的6.08亿港元基本持平。此外,2024年度的毛利预计在13.1亿港元至13.2亿港元之间,毛利率预计在34.0%至35.0%之间,与2023年的34.0%相比保持稳定。2024年12月31日,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亿港元。

  同日,日清食品还披露了公司控制股权的人Nissin Foods Holdings Co.Ltd.( 日本日清 )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9个月的未经审核财务业绩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日本日清前三季度在中国业务分部的收入为535.29亿日元,同比增加9.6%;经营溢利28.39亿日元,同比减少47.2%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被称为方便面“鼻祖” 的日清食品,1958年其创始人安藤百福始创全球首款即食面“鸡汤拉面”。日清食品于2017年在香港上市,其旗下品牌最为消费者熟悉的便是合味道、出前一丁及UFO炒面。

  中国市场在日清食品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2024年上半年,中国内地业务占据日清食品集团总收入的61.3%。然而,日清食品在华收入下滑趋势在近几年已日渐凸显。

  事实上,从2021年开始,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的业绩增速便持续下滑,2021年下滑为14.3%;2022年其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增速再次大幅度地下跌至2.1%;2023年,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减少5.3%。

  2024年前三季度,日清食品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同比减少2.7%,在中国香港及其他亚洲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.9%。公司解释称,收入下滑乃由于消费者信心疲弱及人民币兑港元贬值所致。

  作为日清食品在中国市场的主推品牌,合味道方便面曾一度受到欢迎,但最近几年,合味道在中国似乎不太好卖了。

  梳理日清食品历年业绩报告,日清食品持续强调要坚持进行“高端化”策略。与康师傅、统一普遍售价4元左右的碗面相比,日清食品旗下合味道等品牌杯面售价在6元及以上。

  业内人士分析称,随着白象、今麦郎等品牌逐步进入高端市场,在逐渐压缩日清的市场占有率。面临国内方便面市场的激烈竞争,以及花了钱的人品质和口感的追求逐步的提升,未来日清食品如何定位自己的高档方便面产品,以及制定更精准的市场策略,对扭转日益下滑的业绩而言,就显得很关键。